一边玩游戏一边学习,学习娱乐两相宜
时间:2010-10-14 11:20:03 来源:寓教于乐 浏览:12268 次
——论电脑游戏辅助信息技术教学
[摘要]:在中小学校,电脑游戏一度被称为“电子海洛因”而严加禁止,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使学业荒废的实例也屡现身于各大小媒体,但同时也足见游戏的超吸引力,如何将游戏中巨大的“魔力”迁移到教学活动中,用电脑游戏来辅助我们的教学,这成了我们教学实践者急需要探索的问题。本文就电脑游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发挥的作用,以及应用电脑游戏来辅助信息技术教学时需讲究的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电脑游戏 策略 兴趣
据《2006年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游戏未成年玩家高达300万左右。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调查报告显示,13岁—17岁的中学生是“电脑游戏重灾区”。的确,青少年对电脑游戏的沉迷让家长揪心,让教育者头痛不已。因此,家长、教师对于一度被称为“电子海洛因”的电脑游戏千方百计加以禁止。其实,我们对电脑游戏一直缺乏真正的、理性的、客观公正的认识。通过笔者几年的教学实践证实:在教学中不能强行阻止学生玩游戏,而要把电脑游戏中的某些可取特征引用到教学中来辅助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再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孩子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学中玩,玩中学,在愉快的氛围中顺利完成学习。
一、边玩游戏边学习,学习娱乐两相宜。
目前,由于应付高、中考的原因,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家长一味追求分数,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孩子麻林得就像一台考试的机器。在这种应试教育下,绝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也采用老师讲,学生做的填鸭式教学——老师不管三七二十一,只顾把自己的“真理”灌给学生,而学生呢?只得毫无条件地照着老师的要求机械地操作。这样的课堂如一潭死水,没有涟漪没有波澜。老师教得乏味,学生学得枯燥疲备。著名作家且有童话大王之称的郑渊洁曾说:“无论什么教科书,都是孩子被主宰的过程,电脑游戏,则是在练习主宰世界,长大了也会主宰自己的命运。家长们狠劲地盯分数比沉溺电脑游戏的危害大得多。”由此可见,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更应借助于电脑游戏来进行辅助教学,给当前的教育注入一剂生命力,寓教于乐,利用游戏将练习内容趣味化、简单化。这样的教学既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得到放松,也能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与发展。边玩游戏边学习,学习、娱乐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游戏、教学手牵手,教学好处样样有。
1、电脑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电脑游戏具有趣味性、逼真性、挑战性的特点。它能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学生能愉快地接受知识。例如,浙教版七上第三课、第四课,这两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输入字母、汉字、数字等来达到掌握键盘操作指法的效果。但是,如果老师一开始就直入正题地讲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仅不愿学,而且也学得很累。因此,我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中的打字小游戏。比如警察抓小偷游戏,在模拟的场景中,学生很快进入游戏角色,为了不被警察抓住,这时需要学生快速按下相应的数字、字母、符号键。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一下子高涨起来,同学之间也会相互竞争,从而激发上进心,也将枯燥乏味的键盘指法课变成了游戏。又如,浙教版七下第十三课《开心一刻》,课堂开始,就来一个拼图游戏,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来了,短短几分钟时间,学生通过拼图游戏既把上几节课的知识点进行了复习巩固,又激起了学习本节课内容的欲望,小小拼图游戏真是起到一箭双雕之功效。
2.电脑游戏,能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计算机软件种类举不胜举,但各种软件的使用规则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安装、运行、操作、退出等。那么学生遇到好玩有趣的游戏都会很感兴趣,希望另外装一些更好玩的游戏,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能力:对计算机内部结构有所了解;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有基本的安装软件的能力;具备初步关于计算机的信息的知识。这就一下子把学生从玩游戏拉到了学习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快车道,教师只要在操作中适时引导、分析、归纳、总结,学生就可以在玩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操作经验,提高计算机操作的熟悉程度。运用游戏软件举一反三,灵活掌握了通用软件的操作技能,同时也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3、电脑游戏能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如今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平日里过着衣食无忧的皇宫般生活。由于,生活和学习中没有经受过挫折,哪怕一丁点风雨也不堪一击。游戏分成多道关卡,每通过一重关卡都会给玩家相当的成就感,而有些游戏比较难,要求学生有恒心、毅力,坚持下去才能获得最终成功,学生通常都会不厌其烦地探索闯关的技巧,不断地失败,不断地爬起,不断地努力。这就无形中让学生经受了挫折的考验,心理承受能力就得到很好地锻炼。此时,老师就应该适时指导,教育学生:对待学习也要像玩游戏那样,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只有不懈地努力,成功的大门才会为你敞开。
三、游戏扮演多角色,发挥长处讲策略。
电脑游戏虽然有诸多好处,但它毕竟是一把双刃利剑,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得讲究一定的策略,否则它的负面效应必然会给社会和教育带来剧烈的冲击。
1.电脑游戏是洪水只能“疏”,不能“赌”。
中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充满好奇心,寻求刺激、渴望被人认可的时期。如果我们对大多数学生趋之若鹜的电脑游戏不进行任何分析,就一概视之为“洪水猛兽”加以强行禁止。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在逆反心理的驱使下将对游戏的迷恋更是变本加厉,使得信息技术教学举步维艰。因此,一味的“堵”只会适得其反,唯有像大禹治水一样去“疏”,即教师应该主动把电脑游戏引入课堂,加以正确引导,带领学生真正走进游戏化学习状态,在感受乐趣的同时,实现学习的目标,真正达到游戏化学习的目的。笔者就有这样的亲身体会:课上我发觉一(3)班有两三个同学在偷偷玩QQ,后来逐渐发展到七八个。我发现苗头不对,赶紧出台政策,强行镇压。起初学生有所收敛,但好景不长,班级里QQ开始泛滥,将近2/3的学生都蠢蠢欲动,趁老师不注意就与网友Q上两句。我曾对学生吼—骂—痛斥,都无济于事。正当我一筹莫展时,同事的一句话:“学生爱玩,就让他玩呗。”让我如梦初醒。于是,我教还没QQ号的同学如何免费审请QQ号,然后把全班43位同学建了一个初一(3)班的QQ群,以后的信息技术课我都是在这个QQ群里完成: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探讨教师答疑(学生解答)学生作品展示师生交流。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一学期下来,他们的打字速度大大提高,很多学生还从其它同学那儿学到了书本以外的知识,如审请免费邮箱、收发电子邮件、传输文件等等。
2.电脑游戏是药,抓对了则“补”、抓错了则“毒“。
游戏的种类繁多,不是所有的游戏都对我们的教学有用。比如有的游戏中鱼龙混杂,暴力、反动、色情等对于缺乏鉴别与抵制力的学生充满诱惑,这些游戏必然毒害学生的身心。而有的游戏,如益智游戏、Flash小游戏等既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又能锻炼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利。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有目的地筛选有利于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增强技能和科学意识的游戏,同时要教会学生有选择地玩,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发现中玩,在玩中发现,培养孩子的观察和创造力。
3.电脑游戏是“红酒”,适量能养身,过量则伤身。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电脑游戏更是如此,适量的游戏可以放松精神,疲惫的大脑可以得到休息,还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等作用。一旦过量,危害则无法一一列举,此处略举二三。第一、玩电脑游戏是需要时间的,如果玩电脑游戏的时间过多,我们用来学习的时间就必然会大大地减少,导致成绩飞速下降,甚至荒废学业;第二、长时间玩电脑游戏,对我们的视力和健康十分有害;第三、过多玩电脑游戏,会浪费大笔金钱,有的为了弄到进网吧玩游戏的钱而走上了犯罪道路。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引入游戏的尺度,不能以玩代教,因玩误教。同时,还要教育学生适时适量地玩,培养养孩子的自制能力。
在进行游戏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本着一分为二的原则,既要认识到游戏的积极影响,也要认识到游戏潜在的不良影响,严格挑选合适优秀的游戏来辅助教学,同时对学生要加以正确引导、合理控制,让游戏为我们所用,为我们的教学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参考资料:
1.《益智游戏辅助信息技术教学》曾日洋
2.《试论电脑游戏与学习的“度”》刘伊军
3.《游戏化教学的应用策略》夏建生
(作者:浙江省嵊州市浦口中学 单新萍)